学术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学科建设  学术动态


中药材生产保护性发展的思考

作者:发布:2010-09-15点击量:560
主讲人简介:
万德光,教授,博士生导师,1983年至1998年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、校党委常委。现任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学术带头人,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,现还兼任中国药学会.天然药物动物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药鉴定学教学研究会顾问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(四川)基地专家咨询委员、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成员等职。
万德光教授是当代中药学领域开创学者之一。20世纪60年代即结合现代生物学科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药用动物学,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本《药用动物学》教材;主编出版的《中药分类学》专著,填补了我国中药分类方法研究的空白;开创的“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”相关性研究,对中药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万德光教授先后主持多项重大教改科研项目,其中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;3项分别获省级教学成果一、二等奖;主编出版的高质量教材《药用动物学》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。1993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2000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,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, 2007年获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称号。
报告主要内容:
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。保护的核心和重点是:生态环境的多样性、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。中药来源于天然的植物、动物和矿物,药用植物分布的生态类型十分丰富;数百种裁培药材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培育和优选,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遗传资源。正是中药资源的多样性,才提供了中药品种的多样性。因此可以说,没有生物多样性就没有中药品种的多样性。保护好生物多样性,就是保护中药的多样性,也是中药产业实现持续发展并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前提。

   中药工作者一定要继承和发扬"天人合一"的优良传统,贯彻实施"在保护中开发,在开发中保护"的总原则,使中药在新世纪的发展过程中,为实现国家制定的"人口、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"的战略目标做出积极地努力。

官方微信

地址:中国·四川·成都·西华大学

邮编:610039

电话:028-87720552

传真:028-87720552